国学经典书籍神农本草经

 陈润东   2017-09-19 16:20   2769 人阅读  0 条评论

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神农?何谓神农,本文只是对神农本草经的一种探讨,详细分析神农本草经的实际应用于临床医学的经验,深度解读神农本草经的价值。《本经》是学者不可不读之中医书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由于其文义艰涩,造成现在很多学习中医者不读《本经》,而是用一些后世医家的相关本草书籍,或是《伤寒论》及《温病条辨》之类理法方药均具备的书籍代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发展中医,不可不从源头开始,让我们回归《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jpg

《本经》的特点有许多方面,笔者归为两大特点:

第一,重视实际效应,言性味主治不言归经。

《神农本草经》谈药物,言性味主治,不言归经。归经的概念是药物作用的定位,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即一种药物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药物归经是后世对《本经》的发展。后世医家习惯用药物归经来解释药物功效。

归经理论是探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归”是指归属、归类,如某药归属某经、某药入某脏腑、某药归某类。药物归经理论的本质是探讨药物的分类。中药归经理论源于《内经·宣明五气篇》的“五入”,即:“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神农本草经》中有近乎归经的描述,如言大黄“荡涤肠胃”等。汉代张仲景采用的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对后世创立归经理论有一定启迪。魏晋南北朝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有“芥归鼻”等记述。唐《食疗本草》称“绿豆行十二经脉”。宋《图经本草》言瞿麦“通心经”等。金元时期的张元素尤重十二经辨证,在《医学启源》中总结了不少分经用药的经验,如“去脏腑之火药”、“各经引用药”等。在“用药法象”中有九十余种药物记述了“入某经”、“某经药”。他将十二经与药物的关系作为“药性”的一部分,各药项下分别注明所归经名。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列有“手足三阳表里引经主治例”,提出“十二经泻火药”,如“黄连泻心火”等。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在论述每药所设的24个项目中专列了“走何经”一项,经名沿用太、少、厥和阳明。李时珍在某药归某经的基础上又有“本病”、“经病”、“窍病”之分,他还对药物的“入气分”进行了阐述。

归经理论形成之后,丰富了中药的药性理论,对临床用药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归经理论形成的复杂性及中药作用机制的未知性,使归经的研究缺乏必备的理论基础。

首先,归经的定义和内涵有待明确。即如何对归经的概念进行正确的阐释,特别是归经中的“经”究竟指的是什么。若指脏腑的话,中医之脏腑不同于西医之解剖脏器;若指经络的话,经络的实质又有待证实。此外“归”的含义虽趋于一致,即指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但具有“归”作用的物质究竟为何物,这又涉及到中药成分的复杂性问题,同时,“归”的作用方式的不唯一性也给归经的实验研究带来困难。

其次,归经确定依据的多样性使归经缺乏统一的标准。由于历代医家对归经的认识不一致,有以自然属性为依据的,有以所治病证为依据的,使归经的标准乱而无序,在此基础上的归经实验研究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对照,也就很难有说服力。例如对于麻黄一药,张隐庵曰:“太阳之气,本膀胱寒水,而气行于头,周遍于通体之毛窍。主治中风伤寒头痛者……”而叶天士言:“麻黄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

由以上分析可知,归经理论脱胎于传统的中医理论,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归经的认识必然要置于整个中医理论之中。目前中医理论的争鸣局面也使归经理论很难趋于统一。

中医现有的归经理论是从《本经》中发展而来,但并非《本经》本意。药物归经理论的贡献在于对药物分类提出探讨。但是,沿用至今的归经理论不可能是药物分类的最好诠释。要把问题弄清楚,还是要回到《本经》的源头来,从源头上探讨中药的分类。

本文地址:http://www.linshuhaos.com/jdsj/2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imcoffei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