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后感(读《三体2》):叹为观止

 imcoffeir   2018-06-21 17:31   6591 人阅读  0 条评论

  说实话,《三体》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为佩服的一套小说,没有之一。通宵读罢,只有一个感慨——牛啊!我服了!为了表达我的感叹,我便将三体读后感分享给大家。它打动我的地方,不仅在于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在于整个故事结构的编排,和故事背后的各种耐人寻味的思想。

  我这个人其实一直对科幻类的小说不大有兴趣的,这也是为啥我早已听说这部神作的大名,却迟迟不能拜读的原因之一。从少年时候读过的一些浅陋的科幻题材作品中,形成了一种“仅靠故作玄奥的脑洞,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却不足以撑起一个完美的故事,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这样的标签化思维,此后便对其有排斥感。

  说实话,读《三体1》的时候我还是抱着如此狭隘而执拗的想法的。

  然后读到《三体2》,才有高山仰止之慨。

  整个三部曲,每一本说都自成一统,有各自的情节线,彼此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可以单独成章。但是总的来看,一共有两条主线——外太空文明对地球人类的威胁和人类的对抗过程(这是一条明线,所有故事都是在这一个大背景下产生,又是随着其具体情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对黑暗森林法则的认识过程(这是一条暗线,所有的问题的核心和根源,都出于此。而随着人类对法则认识的逐渐深入,才揭示出整个宇宙中文明战争的实质)。

  而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的《三体2》,紧紧这两条主线,把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徐徐展开,把整个作品拉到了一个巅峰。

  相较而言,第一部更像是一个交代故事背景的“前传”;而第三部,则是风格大改,不再走“技术流”,而是突出对人类历史、人性、和宇宙本质的思考,以及开阔的视野,并为读者在读整个作品时候可能遇到的一些思想上的迷茫提出了一个乐观的解答。

  先说《三体2》。

  第一部的故事,在“三体危机”刚刚被揭露、人类正式向侵略者及其地球代言组织宣战之时戛然而止。第二部接上去的时候,却把原先的故事整个抛掉了,仅仅留了几个主线人物。

  故事居然是从一只小蚂蚁的视角开始讲起的。小蚂蚁探索着这个无比巨大的世界,它遇到了“高山”(墓碑),遇到了蜘蛛,遇到了俩大型动物,于是听到了这俩动物的对话——叶文洁和罗辑在杨冬(叶文洁之女,第一部中的线索人物)的墓碑前的谈话。

  这一刻很神圣。

  叶文洁和罗辑,分别是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核心人物,他们在对话中完成了一种“传承”——叶文洁抛出了四个含糊其辞的概念,罗辑接住了,却一时间不得其解。读者却是“旁观者清”的,这样一个谜题的解密过程,必然是故事的主线。当罗辑解出来的时候,故事也便达到高潮了。

  为什么用一只蚂蚁的视角来写呢?

  其一,此时智子已经到达了地球。通过这种实时监视监听的黑科技,三体人其实对这场对话尽收眼底。但是这从宏观上场景来看,智子的存在是不可见的。因此作者讲,这一个后来想想极其重要的时刻,当时的见证者仅仅是一只蚂蚁,一只蜘蛛而已。但是实际上还有智子,还有智子背后的三体人。这是作者想要隐含表达的内容。

  其二,蚂蚁的视野相较于人类而言,是渺小的。终其一生之所见,也不过寥寥而已。一座墓碑对其而言就是高山,一座墓园就是它的大半个世界。那么把视野在拉高一些,把人类放在宇宙的背景中去,何尝不是如此呢?200年前,在人类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里,小小的一片土地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到今天,整个地球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就好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我们看那一井天空,如此遥不可及,但也不过如此嘛;我们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太空,也是如此遥不可及,但也不过是这样寂寥嘛!实际上呢?只是我们没能力踏出深井而已。蚂蚁对于这个天地的渺小,和人类对于这个宇宙的渺小是一样的。这是作者的一个隐义。

  其三,沧海桑田之后,当罗辑回到这座墓园准备结束生命,并终结两个世界的时候,见证者同样是一只小蚂蚁。当足以彻底改变历史进程的事件发生的时候,当事人意识不到,旁人也不会在意。这样的场景有一种历史的戏剧性。

  其四,人类只是这地球上万千生灵中的一种,本质上与蚂蚁并无分别。我们关注宏观上的文明冲突的时候,时常忘记了这一点,忘记了地球上还有那么多与我们共生的生物。这是人类固有的妄自尊大。第三部的结尾也表现了这种思想——整个地球文明最终存续下来的,非得是人类吗?

  在对话的最后,叶文洁鼓励聪明的罗辑沿着这几个关键词的方向自己去想。罗辑说还得多请教您。下面叶文洁说的这句话就有意思了:“怕没有机会了……或者,你就当我随便说说,不管是哪种情况,我都尽了责任。”

  没有机会了,是因为叶文洁在对话结束之后,就将去赴那场鸿门宴(见第一部),她实际上已经预见到了自己将会在那里被逮捕。

  那么她为什么说自己尽了责任呢?她所说的情况,又是哪几种情况呢?

  当然是就三体入侵的结果而言的。

  叶文洁是个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的人,她对于人类社会是深深绝望的,因此寄希望于通过三体文明的入侵,通过这种外力强制干预,把人类社会的秩序重新归正——因为人类自己是不可能解决自己的问题的。

  但是事情的发展脱离了她预想的轨道。与伊文斯的邂逅改变了未来的前景。伊文斯是一个更加激进,也对人类社会更加绝望的人,他所期待的,是三体人彻底灭绝罪孽深重的人类,占领地球。而在地球三体组织的内部,伊文斯一派的人是占绝大多数。所以她预见到了,三体入侵的前景比不会如她所愿——她对人类还是抱有希望的,只是期待在外力干预下人类能够改造本性中的恶,但并不希望人类灭绝。

  因此对三体事件非常矛盾的叶文洁,通过把“黑暗森林法则”的秘密,含蓄地传递给这个有悟性的年轻人,是想要为人类保留最后一个存续的底牌。至于人类会不会了解其中真谛,是否能善加使用,就取决于这个年轻人,和后世子孙们自己了。

  叶文洁,尽了自己作为人类一员的责任。

  下面,故事的线索非常清晰。摆在人类面前就是这样一个前景:坏消息是,三体人已经组成了舰队,向地球进发;三体的智子封死了人类的科技,人类在其主动解封之前不可能再取得实际性的科技进步。

  好消息是,三体舰队到达地球还有近四百年时间,我们还有组织防御的余裕;三体人即使在各个方面全面占优,但其不会拐弯抹角的沟通方式,也让人类找到了一个致命弱点——不会玩谋略。

  于是我们的故事就围绕这样一个主线展开——四个大忽悠如何在400年时间内找到对抗三体舰队的有效手段,和ETO(地球三体组织)这帮地球奸们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提前把大忽悠的哑谜解出来,并破解了。

  这关系到地球人类的生死存亡。

  于是大忽悠们一个接一个被揭穿,下场凄惨。而我们的主人公,作者却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下,花了极大的篇幅,写他的浪荡不羁,写他如何把妹,写他如何在人类即将迎来末日的背景下苟且偷生,还利用职权之便各种腐败。

  为啥呢?

  为了塑造人物。

  故事只有情节,没有有血有肉、饱满而真实的人物,就立不住。

  罗辑这个人物才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所在。有前面的浪荡不羁,才能有后面的忍辱负重。你们自己看吧……讲故事,讲究个起承转合。但是形成了这么个死套路,阅读的快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好故事一般要出人意料,要一波三折。

  如果这个故事,按400年的时间里面壁和破壁两个计划的对抗,最后人类解出了谜题,打败了外星人,这么一个线来写,那就大打折扣了。所以作者牛就牛在,他架构的故事永远是这么个思路——抛给你个巨大的绝望,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忽然得到了希望,前途一片光明,又忽然从一片光明中堕落入无边的黑暗,堕落入更大的绝望,再在绝望中寻求希望……三体入侵,封死了人类科技,这是绝望的;但是人类找到了对抗的方法,开始了面壁计划,这是在绝望中找希望;ETO在智子的帮助下,一个一个粉碎了面壁者的计划,让人类所有的努力全部付水东流,这是更大的绝望;但是罗辑忽然找到了正确答案,我们满心欢喜地想看他怎么拯救人类,丫被ETO精确刺杀了……这真是绝望啊!但是一看,这本书后面还有老厚,主人公肯定死不了。

  果然,主人公通过冬眠来到未来,见到了一个极其完美的人类社会。面壁计划的故事戛然而止了!ETO也完球了!故事咋讲到一半不讲了呢!作者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了,他的思路不会被面壁计划这条线束缚住。故事实际上还在面壁计划里进行,但是人类自己没有意识到,他们抛弃了面壁计划,在社会的极大进步之中,变得自以为是,变得天真烂漫,被浮华表象蒙蔽了双眼。整个人类处在一种盲目的乐观和自大之中,只有从危机时代冬眠过来的人,才能透过这些浮华,感受到潜藏的更加可怕的危机。

  用从第一部起就是重要主线人物、物理学家丁仪的话说,这个时代确实很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但是他“一个公元世纪的人,几百年后还能在大学里当博导”,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人类社会看似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获得了更大的力量——有了强大的太空舰队,民众生活更加负责美好——但是,实际上所有进步在科学理论上,仍然是以21世纪初的水平为支点的!在几百年中寸步未进!

  这就跟给你一袋方便面,你以前只会用热水泡,现在能做出个花儿来,自己还乐得不行,但是你这个玩意儿能叫个菜么?能上得了满汉全席么?放上去会不会死的很难看?

  果然,三体舰队根本不用杀过来,一个小小的探测器,基本上没展现什么牛逼的技术,硬是把整个地球人的太空舰队炸了个底掉。

  绝不绝望?

  这是《三体2》里面最绝望的一段。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这种绝望之中,人类的那种盲目的愚昧,把唯一的理智的人奉之为神。先前那种展现了高度文明化的人类那里去了?一夜之间回到了史前的蒙昧时代。

  罗辑给看蒙了的好基友大史解释这是为什么。他专门挑了大沙丘上最黑的犄角旮旯,两个人点上两支烟,把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的两个烟头的红点,比作是太空中的两个文明。读这段的时候,脑海中的画面感一出来,立马领会到了“黑暗森林法则”的真谛。这也是作者叙事的牛逼之处了。

  无计可施的人类开始破罐子破摔,罗辑也说了,没奈何了,却似乎是为了转移民众的注意力,而接受了政府的要求,主持把核弹运到太空的这个“挖地雷”的工程,干得不亦乐乎。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在绝望之中举足无措而将罗辑视为神明的民众又大反转,开始怀疑他是骗子,对其进行恶劣的排斥和攻击。罗辑也一副潦倒、绝望的样子,任凭人们的怀疑和攻击,什么也不解释,默默承受。

  这本书,其实一直是在跟我们探讨人性的啊,从第一部,到第三部,一直都是。

  等到穷困潦倒,随时可能挂掉的罗辑,走在大沙漠中,走到故事的开头那座墓园,在杨冬和叶文洁的墓旁亲手给自己挖了坟的时候,我想,也算是个圆的很好的结局了,虽然结果黑暗了一点。

  但是故事没完,又反转了!

  当罗辑看着墓碑上的小蚂蚁的时候(前后神呼应),心里为了地球上所有生灵而痉挛,他对蚂蚁说:如果我做错了什么,对不起。

  然后以自己的生命为筹码,以两个世界的毁灭为堵住,对三体世界发出了最后通牒。他说,他死了,核弹爆炸,暴露两个世界的位置(具体看前文或看原著),他就是两个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罪犯,但是他绝不忏悔!三体人在两个世纪以来用智子监视着地球的一举一动,但对地球人的召唤、地球人为生存所做的一切努力从无理睬,无言是最大的蔑视!我们忍受这种蔑视已经两个世纪了!我只给你们三十秒的时间出现,来跟我谈判!

  这一刻,这个地球人真心是帅炸了!

  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地方是,在第一部的结尾,三体人对人类宣战,用的仅仅是一句:你们是虫子。

  如此的轻蔑……人类对待比我们弱小的多的虫子的时候,何尝不是轻蔑的。比如为了庄稼的收成,我们恨透了的那些“害虫”么,几千年来我们用尽了办法除掉他们,杀光他们,轻蔑地以为自己强大的力量能轻易粉碎之。但我们却一次次地见识到他们这些种群为生存所展现的顽强。

  这是生命的尊严所在。

  人类,面临三体危机时候,拼的也是这个尊严。

  面壁计划,最后还是成功了。人类凭借智谋,凭借仅仅几个人的忍辱负重,凭借那种无言地承担所有压力的担当,终于取得了胜利。

  而这个胜利不止是罗辑一个面壁者的。实际上四个面壁者在某些方面都是成功的。泰勒所梦寐以求的视死如归和牺牲精神,即使在危机时代已经不存在,但在后来也出现了;雷迪亚兹为罗辑最后的大招留下了几千颗超级氢弹,也贡献了他的一个小套路,这成为了罗辑最后那个智谋的模板;希恩斯致力于让人类认清现实,早点逃往外太空,这其实也是明智的,也正因如此,人类才得以保留了火种。

  还有,章北海,这个没有面壁人身份的第五面壁人,自己为自己(也有他老爸的影响)设立了面壁者的任务,一步一步,用两百年时间一手推动着星际逃亡计划变成了现实。这是一个忍辱负重到极致了的人物,太丰满了。

  作者讲的是一个挺黑暗的故事,但是总在结尾留下希望。说明他虽然在作品中写了好多的丑恶面,但自己并不是一个对现实感觉无药可救的人。

  《三体3》在这一点上反映得更突出。

本文地址:http://www.linshuhaos.com/dhgdq/34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imcoffei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