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你也拥有这种平凡的幸福吗?

 imcoffeir   2017-08-29 16:34   2506 人阅读  0 条评论

买这本书是在“杨绛先生”逝世之后,当时铺天盖地的新闻让我对这位女士产生了好奇,毕竟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先生”。

(“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才有的对某些在一个领域(主要是文学、政治等特殊领域)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力的女性的称谓)

“在遇到她以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娶她做妻子。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钱钟书

当时的新闻大多引用了这句钱老对杨先生的情话,我相信,杨先生也同样视钱老为生命中的唯一。

因为本书就是专门记载杨先生仨口之家的生活点滴,即使时间跨越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困难的两段时期(抗战和文革),但从书中你丝毫不会感受到杨先生对时代之不公和生活之艰难的抱怨。相反,你能深深地感受到她与爱人相依相守的乐趣,与家人互相扶持的温馨,对亲人相继离别的不舍。平凡而感动。

 

——“我们仨”是最平凡不过的——

【杨绛】(1911年—2016年)

本名杨季康,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钱锺书】(1910年—1998年)

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精熟中外文化,在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方面贡献接触。著有长篇小说《围城》,参与翻译《毛泽东诗词》英译本。

【钱瑷】(1937年—1997年)

钱钟书和杨绛的独生女儿,小名“圆圆”。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在北师大执教36年,为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治学严谨,开创了英语“文体学”。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阿瑷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杨先生如此形容她的家。在外人看来一个学者家庭,也许是严肃死板的,也许是枯燥乏味的,也许是秉节持重的,但在她眼里,其实是最平凡简单不过的。

当丈夫和女儿在身边的时候,这个家似乎给了她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


本书开篇,杨先生为我们述说了她的一个梦。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梦,而是一个“万里长梦”。

梦从一家人的一个普通玩笑开始,钱老在阿圆的房间捣乱,被阿圆当场拿获,让杨先生评理,然后仨人都开心地笑了。

此时的钱老已经是八十四岁的老人了,但看得出他们仍然把阿圆当作小孩,视乎只要他们仨人团聚在一起,这类温馨的玩笑,这种欢愉的笑声就能一直充斥其中。

玩笑过后来了一通神秘的工作电话,第二天,钱老就被专车接走,没有任何信息,先生自然惦记,茶饭不思。

两天后,阿圆终于接到了钱老的电话,原来钱老要通过“古驿道”的水路去大会堂开会,至亲家属可陪同。

因此,在阿圆的带领下,几经周折,两人终于住进了古驿道的客栈,而钱老是住在船上。

客栈管理甚严,早上可到船上看望家属,太阳下山前需回到客栈,晚上敲门也不开。

我摸摸他额上温度正常,就用他自己的手绢为他拭去眼泪,一面在他耳边轻唤“钟书,钟书”。阿圆乖乖地挨着我。

他放心地叫了声“季康,阿圆”,声音很微弱,然后苦着脸,断断徐徐地诉苦:“他们把我带到一个很高很高的不知哪里,然后又把我弄下来,转了好多好多的路,我累得睁不开眼了,又不敢睡,听得船在水里走,这是船上吧?我只愁你们找不到我了。”

他疲劳得支持不住,立刻闭上眼睛。

我们三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

这是在古驿道上他们首次在船上相聚的情景,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胜过家人的陪伴,钱老累得睡着了,先生和阿圆静静靠在床边,仨人也就安心了。

后来阿圆由于大学的工作,只能断断续续地前来探望,只剩先生一人天天陪伴,先生的梦也不复轻盈,梦得很劳累,梦得很沉重。就这样,“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地,走了一年多”。

阿圆旧病复发,腰疼得厉害,要在医院休养一年,不能前来探望爸爸了。

钟书听了好久不说话。然后,他很出我意外地说:“坏事变好事,她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等好了,也可以卸下担子。”

我们静静地回忆旧事:阿圆小时候一次两次的病,过去的劳累,过去的忧虑,过去的希望……我握着钟书的手,他也握握我的手,好像是叫我别愁。

孩子永远是家长最大的牵挂,过往的回忆再多也不嫌多。此刻我在想,我经常出差,我爸妈也会天天想我吗?自从有了微信后,我也就偶尔发条信息报下平安,想来也是惭愧。

先生担心阿圆的情况,又做了一个很劳累的梦。梦里到了阿圆的病房,看到阿圆在乖乖睡觉,又去了女婿的家,听到女婿要为阿圆请护理,安电话的计划。

先生就这样每晚做梦,然后又把梦里阿圆的情况告诉钱老,钱老都关心地听着,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一样惦记着阿圆。

梦里的阿圆日渐消瘦,先生不敢做梦了,但又不敢不做梦,她一直告诉自己“梦是反的”。

我抬头忽见阿圆从斜坡上走来,很轻健。她稳步走过跳板,走入船舱。温软亲热地叫了一声“娘”,然后挨着我坐下,叫一声“爸爸”。

钟书睁开眼,对我说:“叫阿圆回去”。

阿圆笑眯眯地说:“我已经好了,我的病完全好了,爸爸……”

太阳已照进船头,我站起身,阿圆也站起身。我说:“该走了,明天见!”

她拉我走上驿道,陪我往回走了几步。她扶着我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

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的一声声“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就在光天华日之下,一晃眼她没有了。就在这一瞬间,我也完全省悟了。

阿圆“回去”了,两老安慰自己说阿圆现在什么病也不怕了,也不用起早贪黑忙个没完没了。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

此时,先生的梦已像沾满泥的杨花,不复轻快。

某天早上先生走出客栈,看见一男一女拿着钱老船上的跳板和长竹篙,拦也拦不住。她拼命往前走,想找到钱老的船,但怎么也找不到。

我眼前一片昏黑,耳里好像能听到哗哗的水声。

我只记得前一晚下船时,钟书强睁着眼睛招待我;

我说:“你倦了,闭上眼,睡吧。”

他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

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

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在这个梦里,他们仨失散了。

其实当我看到标题时,我就预知了这个梦。因为前段时间,我一位好友的丈夫突然在睡梦中离世,第二天她发了一个朋友圈:“好像发了一场梦”。因此我才如此敏感地捕捉到这个梦的结局。

正如文章开篇的一句话“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先生把钱老和阿圆人生中最后的阶段梦境化,也许是想借此减轻那段回忆带给她的痛苦。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那种“一位爱人,相伴终老;一个家庭,相守一生”的情感与羁绊。毕竟在现代社会,已很难找到了。

我们人类曾几何时可怜到只会用钱来衡量事情

之前在奇葩说看到这句话,我当时感触很深,本来想就这句话写一篇文章的,但塔塔君的公众号要求发读书笔记,正好要写的这本书似乎能结合来讲讲,所以就放在结束的时候来写了。

这句话使我感触深的原因是之前在我身边听说的两个案例。

案例1:一个朋友在上年底跟一起7年半的男朋友分手了,原因是男方劈腿,要跟小三在一起。朋友很伤心,一直很难走出来。前段时间,她突然收到某张银行卡2000元的到账提示。她感到莫名奇妙,而这张卡的卡号只有前男友有,所以她就问前男友。前男友说,一直对她有种愧疚感,最近赚了点钱,所以想帮帮她。

案例2:朋友的朋友,原来定好了婚期,后来一直拖延,最后终于在原定婚期的半年后领证了。原来是因为礼金一直谈不拢,女方坚决要20万,男方的家人一开始不肯,后来也是妥协了。

虽然这两个都只是在感情领域的案例,但却是很现实,我们也很容易会遇到的情况。

所以,我不禁要问:“我们人类曾几何时可怜到只会用钱来衡量事情”。就像马薇薇在前几季奇葩说中说道德,这不是爱情,是“爱情买卖”。

难道7年半的感情就值2000元吗?难道礼金给足20万,你的婚姻就一定幸福吗?

当然,不可否认,这背后有很多诸如房价高涨、生活成本上升等社会因素。在这个物质的社会,钱能带来安全感,能带来成就感。

但是,朋友们,钱是很重要,但它也并不是最重要的,像杨绛先生家这种相守相助的情感不是更显珍贵吗?我相信再多的钱你也买不来真感情。

更可怕的是对下一代的教育,我真心不希望这种价值观会传递给下一代,我认为这是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的原则。

最后,本文只带大家读了《我们仨》书中的前两章,大概占全书1/3的比例。

后面的是杨先生从与钱老认识到钱老临终前的生活点滴,有兴趣做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再细读。


本文地址:http://www.linshuhaos.com/dhgdq/24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imcoffei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