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眠空读后感

 imcoffeir   2017-08-23 11:25   3612 人阅读  0 条评论

      还是偏爱安妮的《眠空》。尽管她改名庆山,我还是守旧的叫她安妮吧。那个阶段整夜整夜的失眠,像是在黑夜有了白昼的气息。起身,赤脚在地板上行走,微凉,喝一杯没有温度的水。瞥见那日刚到的《眠空》,喜欢窗台边的那只猫。眼睛可以穿透黑夜。成长与其说是蜕变,我宁可相信是一次牺牲。小的时候的天真烂漫,到后来渐渐开始活得有棱角,与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苟同,执念的抱着幻想在过活。看着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生活而选择与这个世界和解与妥协,自己就越发珍重自己身上的棱角。或许这才是我喜欢五月天的原因所在,五个倔强的大男孩,将自己的执着融在了一句“我不转弯”的歌词之中。灵魂的出逃让我觉得难过与不安。我开始偶尔的失眠,我喜欢安宁静谧的夜晚,想着在夜晚来一次出逃,但我却不知道这深夜有多深。喜欢萧亚轩在《突然想起你》中的一句歌词:“一个人的夜,我的心应该放在那里。”

      最初读安妮,记得是《告别薇安》。那时的安,还并未像这个世界做出一丝的让步与妥协的姿态。在《告别薇安》中她提到过这么一句话:“生命是一场幻觉。”现在没日没夜的奔走劳累,让我渐渐觉得这个世界变得恍惚而不真实。


      后来读《八月未央》《蔷薇岛屿》《素年锦时》《清醒纪》《眠空》以及《且以永日》,她的文风其实并没有发生过变化,变的是我们,是我们这些读者。她依旧是安,依旧是孤独孤傲一意孤行的安,她有了丈夫,失了父亲之后迎来了女儿,她开始顾及家庭,可她依旧是那个一意孤行的安。她是我们依旧熟悉的安,就像熟悉的衬衣,总是没有磨合期就服帖舒心的。

      对我来说,我更喜欢安的散文,而不是她的小说。她敏感而又善于挖掘内心,那些你可能有过的感觉,但你没有办法用言语精确的描述出来,她观察自我愿意观察的生活,每一处细节。

开到艳极的花朵,空气,雾水中的雨露,好的一面,以及颓败不好的一面。我一直以为这是好的杂文,抑或是好的散文必备的品质之一。你要善于观察,并且善于描摹,最后你要让读者知道,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种视角。而这个世界的大部分观点,就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视角构建起来的。

      但她的小说来的却远没有她的散文那样出色。假如你把她同时期的小说放在一起,会发现人物形象故事架构刨除表现之后,核心总是如出一辙,而大多人物形象和故事结构却又出奇的相似。

      在这本《眠空》里,那种被收进去的东西,又得以一点点的展现开来。可能是因为这本书比其他任何一本书更要来的真实。那些她正在想的,抑或是她正在经历,经历过的,都很真实。而这种真实是,有些人能够从里面得到共鸣。好的作品要让读者心悦诚服。对于作者来说,读者的共鸣比什么都来的真实。对读者来说,这种共鸣同样如此。用安的话来说就是,假如那有一个核心,你就要迅疾有力的直至核心。要让对方有被击中的感觉,一种震撼,因此才会印象深刻,从而记得你。


      而这种核心,是因为作者和读者之间,无法有更多的实体接触。恋人朋友之间的触觉,嗅觉,熟悉的气味,声音,肌肤的温度,人体最直接本能的记忆方式在作者这里都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作者能够让读者印象深刻的唯一方式只有直至内心的犀利,才能够被记得。

      她的文字日渐内敛与安宁,很多留白的空间,好似话未完,其实是自觉不需要说太多,点到为止,已经意味悠长。能明白的总会容易明白,不明白的也不希望使其明白。

      伴随着她的文字,我们开始期待着各自的爱情,期待着凛冽的青春,期待着能有她故事里那种不一样的生活和情调。我们情愿醉生梦死看着云卷云舒,溺死在安妮清冷灰暗的句子里,情愿只穿衬衣躺在雪地里,让冰冷直刺心房好清醒的看清这个丑陋不堪又脆弱无力的人世间,好像我们都是她故事里面的孩子,恨着一些人同时又爱恋一些人,极端又痛苦,暴烈却敏感。不知天高地厚的渴望能随心所欲的操控自己的命运,能够随时开始新生活然后随时可以离开。

      青春时候的她那样任性决绝,字里行间透出撕裂感,写着多少年轻人同样年少轻狂的漫想,写着多少人羡艳的灯红酒绿的生活,写着她自己的经历与挣扎,写着种种角落灰冷的琐事碎片。

      我们看到了她的成长,我们看到了更多自省的成分,虽然还带着些许主观臆断,但是她已不是那个封闭自守的女子了,她开始与外界沟通交流,她开始主动并不求回报的付出,她甚至会在离开以后再次转身给予送行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这真的很好。作为作者的前进,抛下她的读者,一人往前走。而网上负面评价这么多。她用一种姿态在不屑他们的嗤之以鼻,无可理会。书能够热销,写出想写的东西,维持缓慢的节奏生活。她已然比谁都成功。

      而事实上,不管你多对曾经的自己嗤之以鼻,那也是构筑成为现在的你一部分。你应该珍重那些负面的评论,因为那也正是说明了你的价值。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自有他生活的情谊和趣致。旁人无法理解的,并不代表就是错的,并不是杜撰或者是装逼。就像她在书里前几页写到的那几句:“我们的人生中不存在假设。存在的即是唯一被允许的。没有什么发生是错误的。它们最终都是正确。”

      读《眠空》的时候会有窒息的感觉,就像当初读完《莲花》之后被掏空的感觉一样。幸而还有一个生物叫张小娴,读安妮的时候我会伴着张小娴一起读,算是填补一下心理上的空失。这样作死的性格才得以不想太多。

      读安妮多半是读一种闲,她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极端自我与自省,以现实庸常的眼光来看太过夸张,其实近似行为艺术。就如生活在魏晋山林田园间裸行歌啸的风流名士,这种行为艺术是表达自我存在的一种方式。 
  而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像一颗楔入精密仪器的螺丝钉,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哭笑悲欢都只是自说自话的独幕戏。我们不可能成为安妮笔下塑造的主人公,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安妮宝贝,我们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园地。 
  前几日偶尔读到唐人张说的一句诗:日见尘物空,如何静心阙。

      大概文学也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影响着人,当然《眠空》也许根本算不上一本有文学价值的书,它只是夜里的一杯水,需要的人需要它,不需要它的人也不必需要它。

      年少是要经过叛逆的,而后才能学会感情的克制,学会承担跟接受。人的成长是以逐渐失去刚烈为代价的,人要经受住投入和用力的堕落。堕落使人快乐,而世间的一切无非就是代价问题。年少并不懂得权衡代价问题,但是生命中有一扇门你无法躲避,于是你必须长大。     

      而人生的困惑从来不会跟随着时间而消失,它只会伴随着经验逐渐被下一个困惑所取代。一个人经历的越多也许只是增加了度过困惑的勇气,平静的不会再手忙脚乱的,开始自己新的旅程。你必须要学会和困惑和平共处,偶尔会有一点点领悟,但永远没有答案,没有关系,只要经过的,都是风景。而生命的低潮期和变动期会不停不停的成为循环,并在一旁等着你经过,那时只要翻捡出心中藏着的风景,就能熬过去。旅行会让我们的心智变得坚韧,就算受了伤也不会再断。

     

      夜深了,未眠人你在念着谁。【唯愿无事常相见】


本文地址:http://www.linshuhaos.com/dhgdq/2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imcoffeir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